燃龙点凤人物:四川顶级富豪刘汉元和他的通威江湖
创意城市大会胸章
燃龙点凤按:
燃龙点凤是创意城市吉祥物。燃龙点凤是一对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情侣。今天点凤将带你了解白手起家的农业企业家刘汉元,快跟点凤一起来看吧!
|四川顶级富豪刘汉元和他的通威江湖
刘汉元,男,汉族,1964年12月生,四川省眉山市人,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
现任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全联新能源商会执行会长、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光伏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主席、川商总会联席会长等。
1983年5月1日,刘汉元经过细致思考,决定利用离家不远的永光电站尾水渠搞网箱养鱼试验,凭着这股探索的勇气,他"无意间"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在河沟头养鱼?"没有人思索过这个近乎"荒唐"的问题,但刘汉元始终觉得他的想法是可行的。一项伟大发明由此诞生,当时年仅20岁的他发明了“渠道金属网箱式流水养鱼”技术。一般人认为是低档次产品的饲料,在他眼里却成了高技术含量产品。
1984年、1985年的10月25日,眉山县水电局和县科委联合连续两年在同一天举行金属网箱流水养鱼试验的验收会。平时很少有人光顾的小河渠一下沸腾了,前来看验收的乡亲们挤满了两边的山坡。1984、1985年,刘汉元惊人地连续两次打破四川省历史上单位面积产鱼的最高记录,亩产达10多吨!1986年、1987年,该项技术相继作为"星火计划"、"丰收计划"项目在全国推广。整个眉山县、川西地区乃至四川全省养鱼户蜂拥而上,纷纷采用。
多年以后,谈到这一阶段的发展,刘汉元仍是一脸感慨。"就通威而言,最考验我们的是创业第一年,试验方案拿出来以后,征求了很多专家的意见,相当一部分是表示担心,说你别把自己套进去了,甚至说,河沟里搞网箱养鱼,那不是妄想吃汤圆吗?当时心里确实非常复杂,这是第一个过程;还有一个就是我们试验过程中,鱼种投放下去不久,爆发了一场疾病,在当时是很难控制的。我们翻完了所有的兽医学、药理学,包括人药、兽药、鱼药等等,凡是我们能够找到的资料,都用来分析研究然后借用相应药物来进行控制,这个时候心中是完全没底,而且完全有可能坚持不住,全军覆没。"
刘汉元在主业做大之后,还进行了布局软件开发、宠物食品、工程建设、风险投资等多种业务的多元化探索。虽然涉猎广泛,但刘汉元始终认为还没有等到可以支撑通威实现二次飞跃的机会,也无意为非重心业务分散饲料主业的资源。直到当时,巨星集团董事长唐光跃主动上门。
这次上门是为了寻求融资合作。2002年,同样做饲料起家的唐光跃启动了一个10万吨产能的聚氯乙烯(PVC)项目,但在一期工程建到60%多时资金跟不上了,急需新资金注入。作为重要的通用塑料,PVC在门窗、地板、管材等建筑材料上有广泛应用,恰逢当时下游的房地产建筑市场火热带动PVC建材需求猛增,唐光跃送上门的这个项目可谓前景可观。一番研究后,刘汉元决定入局,受让项目主体公司永祥树脂50%股权。除了考虑到建筑材料领域的发展前景,刘汉元还有更深一层的谋划。
入股永祥树脂的两年前,刘汉元在北大读EMBA时就常在未名湖畔思考新能源产业的未来,毕业后连读DBA工商管理博士期间,他选择了《各种新能源比较研究与我国能源战略选择》作为研究课题,并提出太阳能光伏发电将成为未来清洁能源主要发展方向,这个论断为通威之后的战略扩张指明方向。
这次与巨星集团的合作只是一个开始。永祥树脂所从事的氯碱化工是三氯氢硅的上游,三氯氢硅正是光伏产业链上游原材料多晶硅的主要原料。刘汉元的入股从长远来说,是为通威占领光伏产业链上游布下一颗棋子,此时全球光伏产业经历萌芽阶段后开始爆发式增长。
“战疫情、保生产,是企业和企业家的责任。”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在接受《英才》记者采访时表示,疫情面前。责无旁贷。
据悉,针对当前疫情,通威集团及旗下各分、子公司成立了专项防控小组,严格落实员工身体异常上报和处置程序,做到源头防控。在做好防控病毒疫情的同时,通威保障企业安全稳定生产,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尽管疫情影响了各行各业,但光伏行业的通威却表现出了极强的韧性。